关注
全球药品资讯论坛 管理员
学术会议&学术交流 4-14 浏览82
单云峰教授团队领航肝癌精准治疗,携替雷利珠单抗助力患者更长生存

前言


我国肝癌发病患者数约占全球一半,且多数患者初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整体预后较差。近年来,以PD-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为广大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基于全球多中心RATIONALE-208和RATIONALE-301研究的结果,替雷利珠单抗成为我国首个且目前唯一获得NCCN和卫健委肝癌诊疗指南双重推荐的中国原研PD-(L)1单抗,并分别于2021年和2024年获批肝癌二线和一线治疗适应证并陆续纳入了国家新版医保目录,标志着替雷利珠单抗在晚期肝癌治疗中实现了全线医保覆盖,将为肝癌患者带来全线获益。同时,替雷利珠单抗在国内已获批14项适应证,并成功“出海”,其疗效和安全性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为此,医脉通诚邀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单云峰教授分享肝脏肿瘤诊疗中心在肝癌诊疗领域中做出的努力与贡献,并对替雷利珠单抗的“出海”之旅发表真知灼见。


- 单云峰教授 -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执行主任,普通外科专培基地主任

  •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 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委会委员

  • 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 浙江省医坛新秀

  •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分会委员

  • 浙江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器官移植分会委员,精准医学分会委员

  • 浙江省医师协会胰腺病专委员常务委员

  • 浙江省肿瘤防治联盟肝癌学组委员

  • 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医院以及美国UCLA访问学者



医脉通:首先想请您分享下温医大附一院肝脏肿瘤诊疗中心的发展目标,以及各治疗组目前的诊疗工作开展情况?

单云峰教授

温医大附一院肝脏肿瘤诊疗中心整合医院多学科优势资源,聚焦肝脏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创新诊治模式,实行规范化个性化精准诊疗,以提高肝脏肿瘤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为目标,打造集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支持等为一体、医教研防管全方位发展的肿瘤防治中心。本中心在原发性肝癌,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以及转移性肝癌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技术。目前已有6000多例肝脏肿瘤手术切除经验,经治疗后存活十余年甚至二十余年的人数众多。


本中心以肝癌的多学科协作诊疗(MDT)为基础,下设外科治疗组、肝移植组、介入治疗组、综合治疗组和全周期管理组。外科治疗组以外科手术治疗为核心,常规开展各疑难部位肝脏肿瘤的切除、ALPPS等所有肝脏外科领域的疑难手术,腹腔镜和机器人微创手术的比例达80%以上。肝移植组具有丰富的肝移植手术和管理经验,以治疗效果好、患者经济负担轻为特色。介入治疗组常规开展TACE、HAIC、RFA、PEI、MWA、CRY等接入治疗方式,特别是目前开展的碘125粒子植入、钇90等先进技术,为肝癌转化治疗、肝移植桥接治疗、晚期肝癌综合治疗等保驾护航。综合治疗组主要以分子靶向、免疫等综合治疗方式的个体化实施为特色。全周期管理组主要以每个肝癌患者的个体化标准诊治流程的制定及随访管理为特色。

医脉通: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肝脏肿瘤的诊疗已从单一、单环节的治疗进入综合治疗、全程化管理模式。同时,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推动下,肝脏肿瘤诊疗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时代。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温医大附一院肝脏肿瘤诊疗中心在综合治疗和新技术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

单云峰教授

首先是肝脏肿瘤的综合诊疗,我们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疾病为导向”,整合外科、介入、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优势专科与先进技术,发挥多学科协同优势,综合施策破解肝脏肿瘤临床诊治中的痛点难点,建立规范化、个体化综合诊疗体系。


另一方面,在智能化肝癌诊疗体系中,我们充分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结合高通量测序和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实现从早期诊断到治疗决策,再到疗效预测的肝癌精准诊疗。集成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医疗企业的优势资源,实现产、学、研、创深度融合,促进医疗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和推广。


此外,我们施行了肝脏肿瘤患者全周期管理模式,通过建立覆盖肝脏肿瘤早期筛查和诊断、机器人及腹腔镜微创手术、肝移植、精准系统治疗、术后随访等全诊治流程管理体系,进行实时跟踪并动态调整。

医脉通:既往,晚期肝癌患者的系统治疗十分有限,一线标准治疗唯有索拉非尼。随着RATIONALE-301等研究的成功,以PD-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请您谈谈该研究的主要结果及其意义?

单云峰教授

RATIONALE-301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的全球多中心III期研究,旨在评估与索拉非尼相比,国产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缓解持续时间(DOR)、疾病控制率(DCR)和临床获益率。


结果显示,研究达到了预设的主要终点,即在晚期HCC一线治疗中替雷利珠单抗的OS非劣效于索拉非尼,两组中位OS分别为15.9个月和14.1个月(HR=0.85),替雷利珠单抗组的24个月OS率(39.0% vs. 31.8%)和36个月OS率(29.2% vs. 20.3%)在数值上高于索拉非尼组。此外,替雷利珠单抗组的ORR在数值上高于索拉非尼组,分别为14.3%与5.4%。两组的DOR分别为36.1个月与11.0个月。


安全性方面,两组之间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TEAE)发生率相似,替雷利珠单抗组的3级以上TEAE发生率为48.2%,索拉非尼组为65.4%。替雷利珠单抗组的≥3级治疗相关AE(TRAE)发生率为76.6%,索拉非尼组则为96.0%。从安全性角度来看,与索拉非尼相比,替雷利珠单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且没有新的安全信号。


总的来说,RATIONALE-301研究表明,与索拉非尼相比,替雷利珠单抗组的OS有所延长,肿瘤缓解率更高且缓解时间更持久,同时安全性特征良好。基于此,替雷利珠单抗在2024年获得NCCN指南推荐用于晚期肝癌一线治疗,成为目前唯一在国际肝癌指南获得1类推荐的国产创新PD-1单抗。同时,这一研究结果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重要的循证医学依据,进一步丰富了晚期HCC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为改善患者预后带来了新的希望。

医脉通:近年来,我国科研水平快速提升,众多国产原研创新药物相继获批上市,为肿瘤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获益。与此同时,多款原研药物也成功“出海”,获得国际认可,惠及了全球患者。对此,请您谈谈您的感受?

单云峰教授

作为一名肝脏肿瘤医生,我对此深感自豪和振奋。以替雷利珠单抗为例,自2019年替雷利珠单抗首次在我国获批上市以来,已陆续获得鼻咽癌、食管癌、胃癌、肺癌、肝癌等14项适应证的批准,极大地拓宽了获益人群。此外,其中13项适应证已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显著提高了药物的可及性,让更多中国患者能够受益于这一创新治疗。截至目前,替雷利珠单抗已成为获批且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适应证数量最多的PD-1抑制剂,展现了其卓越的临床价值。更令人鼓舞的是,替雷利珠单抗的多个适应证已获得FDA、EMA等国际权威机构的批准,成功“出海”,为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肿瘤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这不仅是中国创新药物走向全球的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我国医药研发实力得到了国际的广泛认可。


替雷利珠单抗的成功不仅体现了我国医药研发水平的显著提升,更展现了国产创新药物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彰显了中国医药创新对全球健康事业的贡献。未来,期待更多国产创新药物能够走向世界,为全球肿瘤患者带来更多治疗希望,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医脉通: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产创新药物获批并成功“出海”,中国创新成果正逐步走向全球,为更多国际肿瘤患者带来治疗希望。与此同时,肝癌领域的诊疗手段同样日新月异,患者生存得到显著改善。作为区域医疗中心,温医大附一院肝脏肿瘤诊疗中心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区域肝癌诊疗水平的整体提升?

单云峰教授

单云峰教授:作为区域医疗中心,温医大附一院肝脏肿瘤诊疗中心在推动区域肝癌诊疗水平提升方面肩负重要责任。我们未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深入发展:①进一步推动MDT诊疗模式。中心将继续深化多学科协作,整合外科、肿瘤内科、介入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学科资源,为肝癌患者提供规范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通过MDT平台,为患者制定最优的治疗策略,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②推广新技术与新药物的临床应用。中心将积极引入并推广如替雷利珠单抗等创新药物的临床应用,同时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AI)影像诊断、精准手术规划等新技术,提升肝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精准度。我们还将开展相关临床研究,探索新药物与新技术的联合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③加强区域协作与人才培养。我们将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培训课程以及多中心临床研究,与区域内其他医疗机构分享经验、协作发展。同时,中心将注重青年医生的培养,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肝癌诊疗团队,为区域肝癌诊疗水平的持续提升提供人才保障。④注重全程化管理与患者教育。中心将进一步完善肝癌患者的全程化管理体系,从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到术后随访和康复,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同时,我们还将加强患者教育,提高公众对肝癌防治的认知,推动早诊早治。


总之,温医大附一院肝脏肿瘤诊疗中心将以创新为驱动,以患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中心的引领作用,推动区域肝癌诊疗水平的整体提升,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和福祉。


编辑:Capps

审校:Capps

排版:Faline

执行:Faline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生成海报

打赏作者

更多
收藏
全球药品GlobalPharm
严禁一切销售、清关广告,违者封号。全球新药、仿制药、特药实时信息,传播药品知识,仅供参考,请遵医嘱。
全球药品GlobalPharm
长按扫码关注公众号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