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论坛

关注
蓝梨温杯 LV.4
珍玩杂项 2-20 14:30:39 浏览541
发表于湖南省
  • 玻璃陨石(长方形) √ 重2438克,长宽高15X10X11cm。呈黑色,残留部分黑色熔壳,多汽泡,呈圆孔,且边沿锋剑,断裂面整齐,不透光,密度大,硬度高。
    玻璃陨石鉴定最准确方法 | 科学避坑指南
    玻璃陨石(又称“陨石冲击玻璃”或“雷公墨”)是陨石撞击地表时高温熔融岩石快速冷却形成的天然玻璃,并非直接来自太空的陨石。其鉴定需结合物理特征、成分分析和结构观察,以下是权威鉴定方法及常见仿品对比:
    一、核心鉴定指标
    外观特征
    颜色:深绿、墨绿、棕黑或黑色,透光呈半透明至不透明。
    表面:凹凸不平的“熔壳”,常见气孔、流纹(高温熔融痕迹)。
    断口:贝壳状断口,边缘锋利(类似黑曜石,但质地更脆)。
    物理性质
    密度:2.3~2.5 g/cm³(普通玻璃2.4~2.8 g/cm³,黑曜石2.3~2.6 g/cm³)。
    硬度:莫氏硬度5.5~6.5(略低于石英,可被钢刀划出浅痕)。
    磁性:通常无磁性(若含铁镍微粒可能有弱磁性,但罕见)。
    成分分析(实验室检测)
    二氧化硅(SiO₂)含量:68%~80%,明显高于普通玻璃(约70%),但低于黑曜石(>70%)。
    微量元素:含陨石撞击特征元素,如镍(Ni)、钴(Co)、铱(Ir)异常值。
    同位素特征:氧同位素(δ¹⁸O)与地表岩石差异显著,接近陨石撞击熔融成因。
    显微结构
    气泡:微小(<0.1mm)、分布不均,形状不规则(人造玻璃气泡多圆滑)。
    矿物包裹体:可见锆石、石英等高温高压冲击变质矿物。
    流动纹理:显微镜下可见熔融态流动痕迹,无人工吹制玻璃的漩涡纹。 极其罕见如此大的玻璃陨石。#陨石冲击玻璃 #陨石科普 #以石会友 #玻璃陨石
  • 生成海报

    打赏作者

写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