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这个词近些年来屡屡出现在各种新闻头条和科学报告中。它指的是长度小于5毫米的微小塑料碎片,这些碎片可以来自各种塑料制品的分解,比如塑料袋、外卖塑料盒、塑料瓶、包装材料等。
据估算,一个人平均每周大约摄入5克微塑料颗粒,相当于每周“吃掉一张银行卡”[1]。我们喝的瓶装水、穿的衣服,甚至呼吸的空气中,微塑料无所不在。在这个令人不安的背景下,科普君不禁要问,这些微小的塑料颗粒到底对我们的健康有多大危害?
01
清洁神器:魔术擦的微塑料释放
近期,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家用清洁产品中的微塑料释放问题[2]。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清洁产品——魔术擦,这种产品是由三聚氰胺和甲醛的聚合物制成,以其强大的清洁力著称。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魔术擦需要与物体表面摩擦,在这个过程中会脱落出微塑料。
研究显示,魔术擦每磨损一克可释放出约650万个微塑料纤维[2]。根据亚马逊的销售数据,全球每月售出的魔术擦产品磨损量达到7.5吨,由此推算,每月可能释放出多达1.55万亿个微塑料颗粒。然而,这还仅仅是通过一个零售平台的数据计算出来的,实际释放量可能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图片来源:摄图网
02
微塑料对人体的潜在威胁
微塑料进入人体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研究人员通过多种实验模型和技术手段,逐渐揭开了其潜在的危害。2024年4月10日,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环境健康展望》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探讨了微塑料颗粒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3]。研究发现,摄入的微塑料不仅停留在肠道,还可以穿过肠道屏障,进入肝脏、肾脏甚至大脑等其他组织。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微塑料还会改变结肠、肝脏和大脑中的代谢途径,说明它们能够深度影响人体健康。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微塑料可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联。2024年3月7日,意大利坎帕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首次证明了微塑料和纳米塑料与心血管事件之间的联系。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血液中存在微塑料的人,其在未来34个月内发生心脏病、中风和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了4.53倍[4]。
图片来源:摄图网
03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用品
在微塑料已经无处不在的今天,觅友们可以从生活中的点滴开始,选择更健康的替代品,减少微塑料的暴露和摄入。
选择天然材料的衣物和家居用品
合成纤维,如聚酯、尼龙、腈纶等,是微塑料的重要来源之一。这些材料在清洗或摩擦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微塑料纤维。为减少微塑料的暴露,可以选择天然材料制作的衣物和家居用品,如棉、麻、丝、羊毛等。这些天然纤维不仅对环境更加友好,穿着和使用起来也更舒适。
特别是家居用品,如床单、枕套和地毯等,建议选择使用天然纤维制成的产品。天然材料不仅在使用过程中不易释放微塑料,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对人体健康更有益。
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玻璃或不锈钢容器
塑料容器是微塑料的另一大来源,尤其是那些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遭遇摩擦或高温的塑料制品。建议使用玻璃、不锈钢或陶瓷材质的容器,替代一次性塑料瓶、塑料饭盒、塑料水杯等。这些材料不仅经久耐用,而且更能保持食物和水的纯净,减少微塑料的潜在暴露。
在日常使用中,选择无毒环保的替代品,尽量避免使用含有聚苯乙烯或其他有害化学物质的塑料制品。此外,注意不要将塑料制品放入微波炉加热,避免高温导致塑料分解,产生更多微塑料。
避免使用含微塑料的个人护理产品
许多个人护理产品中,如洗面奶、牙膏、磨砂膏等,都可能含有微珠形式的微塑料成分。这些微珠通常作为去角质或清洁成分使用,但在使用后会被直接冲入下水道,进入水体环境,并有可能被再次摄入体内。
选择无微塑料的产品,可以通过查看产品成分表来识别,避免使用含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或“尼龙(Nylon)”等成分的产品。此外,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推出不含微塑料的天然产品,如竹炭洁面皂、纯天然磨砂膏等,可以作为更环保和健康的替代选择。
图片来源:摄图网
避免过度使用“清洁神器”
许多家用清洁用品,如魔术擦等,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大量微塑料。为了减少微塑料的释放,建议避免过度使用这些“清洁神器”,转而使用更环保的替代品。例如,使用棉布、竹纤维或椰子壳刷等天然材质的清洁工具,既可以达到清洁效果,又不会释放微塑料。
另外,考虑使用自制的清洁液,如用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制成的天然清洁剂。这些替代品不仅能够有效清洁家居,还能减少化学物质和微塑料的暴露。
在厨房中使用天然材料的炊具和餐具
参考文献
内容制作
封面图片:摄图网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生成海报